国产精品视频,亚洲区欧美区综合区自拍区,亚洲精品日本久久一区二区三区,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,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

您好,歡迎進入北京海暢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

網站首頁 | 聯系我們 | 加入收藏

  1. 首頁 > 行業資訊

小微濕地的“窘境”與設計規范 || 標準規范

作者:admin 日期:2023-02-28 15:03:50 點擊數:

"小微濕地該如何修復?"

2022年第三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數據顯示,我國濕地總面積5635萬公頃,占國土面積的5.58%,位列世界第四位。所有濕地中,小微濕地(農村600m2、城市400m2以上)占比約1/4

可以說,小微濕地總盤子不小,但關注度一直不高,國家和省級濕地公園、濕地保護區等才是關注熱點。在鄉村處處可見的小微濕地,長期飽受著水面萎縮水質污染利用無序等窘境,很大程度已經成為隱形消失的自然資產

國內如此,國外也如此。隨著我國鄉村振興等戰略的提出,中國在小微濕地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在不斷增多,甚至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,成為其他國家學習參考的榜樣。目前國內外均無小微濕地相關的國家標準,2020年由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等編制的《小微濕地保護與管理規范》(尚未正式公開),有可能將填補這項空白,并提升為國際標準。

小微濕地該如何評判?如何修復?有哪些現行的地方標準可以借鑒?本文參考相關資料加以說明。

小微濕地如何評判?

不同國家對小微濕地有不同的稱謂和定義。英國稱之為“池塘”(Pond)、“水塘”(Pool),美國稱為“小濕地”(Small Wetland)或“孤立濕地”(Isolated Wetland);中國則稱之為“小微濕地”,翻譯為Small Wetland或Small and Micro Wetland。

關于小微濕地的大小也略有不同。英國指每年至少4個月有水的、面積25m2~20hm2的水體;美國則是800m2~10hm2;國內很多地方則將面積約束為8hm2以內。(注:1hm2=10000m2)

參考揚州市資料,小微濕地的定義為:全年或者季節性有水、面積小于8hm2的湖泊、沼澤、濱海、庫塘等,以及寬度10m以下、長度5km以下的河流、溪、溝、渠、輸水河等;也可指面積符合標準的人工濕地

小微濕地為什么要修復?

政策層面來說,十八大以來國家對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提出了“擴大濕地面積,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”“統籌山水林田湖草”“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”等要求,對小微濕地開展保護修復工作就是中間一項重要內容。

生態功能來說,小微濕地是重要的生態基礎設施,它們大多散布于城郊鄉村,是城鄉水資源、水環境、生物多樣性、鄉村綠色發展的依托。對小微濕地開展保護修復,能有效維護鄉村濕地的完整性和功能持續,保障農村生態圈,構筑水清景美、人水和諧的鄉村新生態。

任務緊急性來說,小微濕地也到了不得不治理、不得不修復的階段。太多的鄉村小水體、小濕地要么污染嚴重,要么荒廢無章,基本喪失了生態價值,成了鄉村的病。要振興鄉村,此病不可不除。

已開展了哪些工作?

目前,北京、上海、重慶、江蘇、湖北等10余個省市已陸續開展小微濕地保護修復與管理。

國際濕地城市重慶市利用淺丘地帶中的溝、塘、渠、堰、溪、田等濕地資源,探索推廣“小微濕地+環境治理、有機產業、民宿康養、生態旅游、自然教育”模式,在400余個小微濕地構建鄉村濕地生命共同體,形成經濟作物種植、水產養殖、濕地康養、濕地旅游四大生態支柱產業。

江蘇省淮安市將24個小微濕地劃分為生境恢復主導型、水質凈化主導型、景觀營造主導型,打造濕地鄉村(社區)17處,推廣基于濕地產業與生境恢復融合發展、濕地生態凈化主導功能、濕地景觀休閑主導功能3種小微濕地建設模式。

(參考來源: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網)

小微濕地如何修復?

參考《小微濕地保護與管理規范》送審稿,小微濕地的修復流程包括:生態現狀調查與評估、修復目標與修復措施確定、環境影響評價與控制、監測評估與維護管理。

其中小微濕地的修復模式與修復措施是重點,本文對此做概要介紹:

①自然保育型小微濕地

主要針對需要發揮野生動物棲息地功能的小微濕地,采取建立自然保護地、就地保護及繁育珍稀瀕危生物物種等保護保育措施,保護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。

②水質凈化型小微濕地

核心目標是降解污染、凈化水質。設計中目標參數要遵循GB3838的要求,合理確定污染負荷,盡量實現無動力自流,功能和景觀上做到與周邊環境相適宜。

③生境修復型小微濕地

主要通過退塘還濕、水岸修復、植被修復、底質修復等措施,為鳥類、魚類、昆蟲、底棲動物等提供棲息環境,豐富濕地生物多樣性,這類型的濕地可以是季節性濕地。

④景觀營造型小微濕地

修復時應從生態景觀、植被修復、水量水質等方面考慮,注意水循環與植物選擇,側重生態、安全、美觀等需求。

⑤文化展示型小微濕地

修復時要深入挖掘當地與濕地相關的社會人文資源(歷史事件、歷史人物、非物質文化遺產等),與小微濕地的生境景觀相結合,要配套重要的科普教育空間。

⑥調蓄調節型小微濕地

主要通過水系梳理、植被修復、水岸修復等措施,完善小微濕地水文水系,可參考《河道生態修復技術指南(試行)》中描述的方法開展。

⑦生物資源利用型小微濕地

以種植水生經濟植物、養殖水生經濟動物為基礎,開展動物生態放養、水生蔬菜等經濟植物合理利用活動。

⑧水資源保護型小微濕地

主要針對需要發揮水源地功能的小微濕地,采取建立自然保護地、削減污染物、種養結合等保護措施,保障水質安全。

⑨多功能復合型小微濕地

修復對象是小微濕地群。可以綜合上述所有模式恢復小微濕地的主導功能,充分發揮小微濕地群的綜合生態功能。

相關標準規范

雖然關于小微濕地修復尚未出臺國標,但目前公布的一些地方標準也很值得借鑒:

天然小微濕地修復技術規程(黑龍江省,2022年發布)
鄉村小微濕地修復規范(揚州市,2022年發布)
小微濕地建設指南(江西省,2021年發布)
小微濕地修復技術規程(北京市,2021年發布)
小微濕地認定規范(青海省,2021年發布)


來源于網絡


隨便看看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