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歡迎進入北京海暢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
網站首頁 | 聯系我們 | 加入收藏
咨詢熱線: 15101668825
“不同沉水植物對收割的響應存在差異,收割后自身的恢復能力也不盡相同。”
恢復沉水植物是消除水體富營養、實現“草型清水態”的關鍵所在。然而,沉水植物一旦大面積成活,往往會產生巨大的生物量,在高效凈水的同時,可能也會衍生一定的問題。比如在景觀湖中,過于茂盛的水草可能會長出水面,影響觀感,同時也妨礙游泳、行船等活動;繁茂的水草也可能導致水體局部pH和營養成分條帶化;隨著季節演替,水草殘體堆積腐爛更會消耗氧氣,惡化水體環境。因此,在沉水植物恢復后,對植物進行生態調控和養護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。這其中,就包括了對沉水植物的收割。
不同沉水植物對收割的響應是不同的,恢復能力也存在差異。這也是為什么收割后,有的水草“元氣大傷”,有的卻“越割越旺”的原因。
輪葉黑藻的收割
根據南京師范大學吳曉東的試驗,在不收割情況下,黑藻株高可達210 cm,超出水面60 cm,在水面形成較大冠層。
按15 、30、45、60cm的長度進行收割,在收割后10~30天內,黑藻重新恢復后的株高分別為203、185、180、172cm,與收割前無顯著差異,平均恢復速率可達1.8 cm/d。
而按105 cm的長度進行收割,原有的黑藻植株死亡,但從基部生長出分支,實驗結束時最終株高為40 cm。
研究結果表明,中低強度的收割對黑藻枝條生長影響不明顯,短期內即可恢復。但隨著收割強度增加,黑藻恢復的時間會延長。這一結果在左進城的研究中也得到了驗證。
實際上,輪葉黑藻在定居一段時間后可產生橫向擴展的匍匐枝,匍匐枝上又可產生分支向上生長,這是輪葉黑藻進行局部擴展的機制之一(另一機制是產生冬芽)。中低強度的收割,恰恰能促進輪葉黑藻匍匐枝的生長,加速局部擴張。
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時候黑藻“越割越旺”,想想看,每天2 cm左右的生長速度,可不是鬧著玩的。
穗狀狐尾藻的收割
參考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左進城的研究,在夏末或秋初以中低強度收割(收割6cm、12cm)狐尾藻,不會顯著影響其生長繁殖,狐尾藻可正常產生無性繁殖小體(小側枝),并在短期內恢復植株高度。
但高強度的收割(收割20 cm以上)能顯著抑制狐尾藻產生無性繁殖小體,進而降低第二年狐尾藻的擴張。實際上,高強度收割后,狐尾藻往往只剩下光禿禿的莖,恢復能力也在一定程度受到影響。
收割后狐尾藻枝條多從切割處或基部產生,但更多的來自于切割處。在中低強度收割下,狐尾藻的恢復速率約0.2~0.4 cm/d。
從時間區間分析,在秋季收割的狐尾藻生長緩慢,恢復耗時約5~6個月;而在3、4月份收割的狐尾藻,正值其快速生長時期,即使高強度的收割,其恢復時間也僅約30~50天。
菹草的收割
吳曉東研究發現,在不收割情況下,菹草高達202 cm,超出水面50 cm,在水面形成較大冠層。
按15 cm長度進行收割,20天后菹草枝條長度可恢復至收割前,平均恢復速率為0.75 cm/d。
當收割強度大于45 cm時,菹草恢復能力明顯降低,恢復長度僅8 cm,恢復率驟降至17.7%;收割強度為105cm時,菹草恢復長度僅2 cm,恢復率為1.9%。
可見,低強度收割下菹草的恢復能力較強,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妥善恢復。但當收割強度超過45 cm時,菹草枝條恢復能力大大受限。
菹草因其具有極強的暴發性,需要格外控制。研究認為,理想的除菹草時間為4月份前后,此時正值菹草生長中期,生物量最大,石芽尚未發育成熟,此時收割可減少芽殖體基數,避免來年菹草再大面積爆發。
寫在最后
沉水植物對收割季節、收割強度和收割頻次等因素的響應存在差異。在實際收割工作中,需做的有的放矢、區別對待。
科學的收割管控,既能轉移出植物中的營養物質,又能利于植物的恢復和生長,持續的凈化和穩定水體。但不分時節、不講方法的割草,很可能的結果,就是“元氣大傷”、“越割越旺”。
實際上,水生態養護也是一門技術工種,看似簡單卻不簡單。植物的收割尚且如此講究,要實現植物、動物、微生物這個大的生態圈恰到好處、經久不衰,更是個大學問。
所有的根源,無外乎“平衡”二字。觀世間萬事,豈不亦然。
參考文獻:
吳曉東. 2012. 水位和收割對沉水植物生長的影響研究[D]. 南京師范大學
左進城. 2006. 沉水植物收割調控的幾個生態學問題[D].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
地址:北京市通州區 電話:15101668825 ICP備案:Copyright ? 2012-2021 北京海暢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